首頁 >> 新聞 >> 學術交流

學術交流

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究院召開“光鐘在大地測量方面的應用”研討會

發(fā)表日期:2019-01-25來源: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放大 縮小

  118日,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究院組織召開“光鐘在大地測量方面的應用”專題研討會。葉朝輝院士、王勇副所長、詹明生研究員、梅剛?cè)A研究員、劉成恕所長助理等兩所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骨干20余人參加會議。研討會由葉朝輝院士主持。 

  首先,王勇研究員作了“光鐘在重力場研究中的應用展望”專題報告,從重力位基礎理論導出,詳細介紹了常用地球重力場確定方法及其在大地測量、海洋學和地球物理學中的具體應用,以及相對論大地測量的研究現(xiàn)狀和未來發(fā)展趨勢,并對未來高精度光鐘在區(qū)域大地水準面精化、全球高程基準統(tǒng)一、垂直參考框架建立、厘米級地殼垂直運動、區(qū)域重力位連續(xù)測量以及地下物質(zhì)遷移過程的監(jiān)測等諸多大地測量研究熱點問題中的應用,展開了深入的探討。 

  接著,管樺研究員作了“鈣離子光鐘研究進展情況”報告,詳細介紹了物數(shù)所研究團隊在鈣離子光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,介紹了基于單個囚禁鈣離子高準確度時頻系統(tǒng),以及影響光鐘精度的主要誤差源,并詳細分析了高精度/高穩(wěn)定度光鐘實現(xiàn)需要解決的物理問題和技術問題。 

  隨后,與會人員圍繞光鐘在大地測量方面應用展開了熱烈研討,從光鐘網(wǎng)絡的建立、坐標基準框架的建立與維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。葉朝輝院士指出,未來高精度測量與量子效應分不開,高精度光鐘在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中的應用,屬于國際前沿熱點問題,具有明確的科學目標和廣泛的應用前景。建議加強頂層設計,促進學科融合發(fā)展,并從相對論大地測量基本理論、光鐘比對及重力位差實驗方案等幾個方面開展預先研究。同時,積極對接國家“十三五”重大基礎設施“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(tǒng)”,提出高程閉合檢查初步試驗方案。 

王勇專題報告現(xiàn)場

專題研討會現(xiàn)場

 

 

附件: